海国仲动态

马屹(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主任、秘书长)——第十一届社科仲裁圆桌会议发言节选

来源:海南国际仲裁院 发布时间:2021-10-22 10:25

013马屹.jpg


  编者按  

2021年9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与海南国际仲裁院共同主办第十一届社科仲裁圆桌会议暨“优化海南自由贸易港国际商事仲裁制度,建设海南成为面向东南亚辐射太平洋服务自贸港的国际仲裁中心”研讨会,最高法院、司法部,有关仲裁机构、科研机构、高校、央企、律所等单位领导、专家发表真知灼见,为海南加快形成国际仲裁中心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


今天分享的是上海市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主任、秘书长马屹发言节选。


本届社科仲裁圆桌会议的主题是围绕海南打造三个层次的国际仲裁中心:面向东南亚,辐射太平洋,服务自由贸易港。这几年我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仲裁日益成为我们国家对外开放相关国家战略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从2013年上海自贸区开始到2014年自贸区深化改革方案,无论是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还是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还是海南的自由贸易港战略,包括最近浦东的打造高水平开放,基本上都有推动仲裁国际化发展的内容,这个大环境是我国仲裁事业发展到迄今为止最有利的一段时期。在此背景下,我结合过去多年来我们推动国际仲裁中心建设工作的一些感触,与大家做一个分享。


  01  国际仲裁中心建设的基本规律  


首先,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国际仲裁中心建设的基本规律。我们今天谈海南要打造的三个层次的国际仲裁中心,其实不是靠一家机构或者某一些具体工作上的努力推动就能达到的。国际仲裁遵循的是经济活动和法律服务活动的基本规律,即有大量的商事活动和交易,才有可能产生纠纷,才有可能有仲裁服务的需求。因此,大家看到伦敦、纽约、新加坡、香港、巴黎等城市都是国际公认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只有当全球物资流、金融流汇聚时,才会产生这么多交易,才可能产生纠纷,进而有仲裁需求,这是仲裁的“铁”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客观上就决定了该地的商事主体对仲裁争议解决有多少需求,脱离这个需求提再高的发展目标也无法实现。


  02  国际化的仲裁法律生态圈  


其次,国际仲裁中心需要国际化的仲裁法律生态圈。刚才有专家提到仲裁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设。以上海国际仲裁中心为例,与一些国内机构不同,我们案件涉及绝大多数合同的仲裁条款是由律师、公司法务等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根据其交易所涉争议解决的需要而起草的。当然,政府的支持在仲裁发展中也很重要,比如推进外地外国仲裁员出入办案便利、仲裁员税收优惠等。因此,建设国际仲裁中心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当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法律制度、司法水平、仲裁人才储备、政府的支持政策都息息相关,最终要形成一个适应仲裁国际化发展的生态环境,完整构造出一个国际仲裁中心的生态圈。


  03  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再次,仲裁机构应当坚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推进国际仲裁中心建设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3到5年,甚至8到10年的时间。在这一过程中,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仲裁机构的视角和逻辑可能都不同。对仲裁机构而言,应当认识到国际仲裁生态圈的起点是市场主体参与仲裁获得体验之后,建立对仲裁制度和仲裁机构的信任,但所有的市场主体、商事主体都是非常理性的,这种信任积累的过程绝非一朝一夕。因此,对于仲裁机构而言,仲裁机构国际化也好,国际仲裁中心建设也好,所有的逻辑落实到最后就是客户的体验、认知和信任,这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为什么要强调仲裁机构专业化发展的原因。以专业仲裁员队伍建设为例,当下国内仲裁员资源是各家机构共享的,但同样一个仲裁员在A机构做仲裁员时的表现和在B机构做仲裁员时的表现可能不一样,这是因为两家机构的案件管理方式和开展仲裁工作的理念可能就存在差异。因此,未来体现机构之间差异的实际上就是案件管理水平和仲裁工作理念。


  04  国际化发展的方向  


最后,应当找准中国仲裁机构国际化发展的方向。对于包括海南国际仲裁中心在内的考虑走国际化发展道路的仲裁机构而言,未来在走国际化发展道路时,不可避免要考虑自身受案争议类型覆盖面是否广泛、案件当事人的国别是否多样、适用的法律和规则是否多样、仲裁员的来源是否多元、仲裁规则和案件管理方式是否为国际商事主体所普遍认可和接受、仲裁的裁决是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国家可以得到承认和执行。比如,国际商会仲裁院刚公布了2020年的业务报告,去年其案件当事人涉及145个国家和地区,涉及127个准据法,包括伦敦、新加坡、香港等国际仲裁机构的年度报告中也非常重视这些指标。可以说,当事人国际化程度、法律适用的多样性、仲裁员来源的多元性等就是仲裁机构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这些方面对比国际同行,我们还是有差距的。

中国仲裁机构的国际化任重而道远。尽管现在国内仲裁机构的涉外案件中大多数还是有中国因素的,但随着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权增加、中国商事主体的缔约地位逐步提高,未来可能会有更多外方当事人接受中国机构仲裁。无论是在仲裁规则、案件管理水平还是办案秘书的实际业务能力方面,中国仲裁机构都要相应进一步提高。只有围绕仲裁机构的专业化、国际化方向一步步去做,才能推动国内外商事主体对中国仲裁的信任,从而改善我国国际仲裁法律生态环境,实现国际仲裁中心建设的目标。

谢谢大家。



相关链接:

林志炜(北京仲裁委员会秘书长)—— 第十一届社科仲裁圆桌会议发言节选

许峰(贝克麦坚时高级合伙人)——第十一届社科仲裁圆桌会议发言节选

王琦(海南国际仲裁院理事、海南大学法学院院长)——第十一届社科仲裁圆桌会议发言节选

张月姣(ICSID仲裁员、WTO上诉机构前主席、海南国际仲裁院理事)——第十一届社科仲裁圆桌会议发言节选

第十一届社科仲裁圆桌会议暨“优化海南自贸港国际商事仲裁制度 建设国际仲裁中心”研讨会在京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