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海南国际仲裁院举办“智能时代与知识产权:创新、冲突与法律边界”主题沙龙

来源:海南国际仲裁院 发布时间:2025-03-28 18:51


 

3月27日,海南国际仲裁院举办“智能时代与知识产权:创新、冲突与法律边界”主题沙龙。海南国际仲裁院仲裁员、腾讯集团法务副总裁刁云芸,海南国际仲裁院仲裁员、北京国标律师事务所主任姚克枫作主旨发言。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郑鹏,海南国际仲裁院仲裁员、海南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主任肖拥群作与谈发言。


1全景照.jpg


刁云芸.jpg


刁云芸仲裁员以“人工智能时代下: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挑战与保护”为题,依托近20年的知识产权法律实践工作经验,从数字内容产业发展概况、新技术与新形态下版权保护的挑战、数字内容产业侵权治理三个维度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讲解。她提出,伴随新兴数字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算法等新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不断涌现,版权保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讲解过程中,她重点剖析了我国数字文化产业中网络版权司法保护的历程,侵权行为的具体表现以及司法判赔的走向趋势,同时对侵权治理过程中平台责任的定性规则、惩罚性赔偿与行为保全的规定及其适用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系统梳理。

 

姚克枫.jpg 


姚克枫仲裁员以“互联网法律纠纷实务案例分享”为主题,结合自身丰富的法律实务经验,将具体的法律条款与主办的实务案例有机结合。他以互联网法律纠纷特性以及仲裁在互联网案件审理中的优势为切入点,整合专利、商标、版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等知识产权核心领域的大量网络实务案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具象化。他重点分享了“互联网弹窗式侵权”“电影、综艺名称重合的商标之争”“优酷与元纯造梦者合同纠纷”等案例,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强调专利预警的重要性,并对知识产权应用环节的关键要点精细化拆解,对具体法律条款展开针对性释义。 

与谈环节,嘉宾结合自身实务经验和不同专业视角,围绕沙龙主题,展开充分交流和分享。

郑鹏副教授就著作权保护提出两大建议。在海外权益保障方面,他表示,因国内外“避风港原则”等规则适用标准的差异,呼吁加大对各国规则的研究力度,进一步完善国内机制,切实维护国内内容创作者在海外市场的合法权益。在国内传统文学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方面,他就著作权保护的薄弱环节,提出了针对性的思路与建议。

肖拥群仲裁员凭借深厚的专业积累,聚焦AI技术与创作者保护的平衡、AI技术发展带来的法律体系完善两大前沿议题,就AI创作催生出的一系列复杂法律问题,如AI生成作品的权属认定、AI创作中的侵权判定、AI作品合理使用边界的界定等问题,提供了自己的思路与见解。

海南国际仲裁院理事长王雪林在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为社会发展及法律服务等众多领域带来崭新机遇,也给法律服务行业带来全新挑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已经贯穿整个仲裁法律服务流程,为仲裁提供数据支持。仲裁实践中对人工智能的探索应用,亦反向推动智能技术升级,实现双向赋能。海南国际仲裁院高度重视各个专业领域仲裁工作的开展,积极投身知识产权领域,近日发布全国首部种业仲裁规则,填补行业空白。今后海南国际仲裁院将持续关注知识产权领域新问题新动态,彰显仲裁专业优势,助力海南打造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本期沙龙由海南国际仲裁院内部监督部副主任董玲主持,以“现场+腾讯会议+线上直播”方式举行。海南大学法学院、海南省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海南国际仲裁院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为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有力支持。省内律师、省内知识产权协会相关人员、海南国际仲裁院部分省内仲裁员现场参加活动,1000余人次线上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