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海南国际仲裁院发布国内首部种业仲裁规则——助力南繁硅谷创新发展,打造全球种业争议解决新高地

来源:海南国际仲裁院 发布时间:2025-03-23 22:44



海南国际仲裁院

发布国内首部种业仲裁规则

——助力南繁硅谷创新发展,打造全球种业争议解决新高地

 

2025年3月20日至21日,海南国际仲裁院受邀参加由中国种子协会、三亚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在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活动,并围绕“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与争议解决”主题成功举办种业仲裁系列活动,通过主论坛发布种业仲裁规则、分论坛战略签约与对话、举办种业仲裁创新发展研讨推介会专题活动等形式,全方位展现种业争议解决的海南方案,为南繁硅谷建设和海南自贸港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主论坛:种业仲裁规则发布暨种业仲裁员遴选动员


3月20日,在“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主论坛上,海南国际仲裁院举行了《海南国际仲裁院(海南仲裁委员会)种业仲裁规则》(下称《种业仲裁规则》)发布仪式暨种业仲裁员遴选动员活动。海南国际仲裁院理事长王雪林出席该活动并讲话。他指出,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核心。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推动我省成为种业纠纷解决优选地,海南国际仲裁院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尤其是种业和法律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种业仲裁规则》,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争议解决的专业仲裁规则,具有很强的专业特色和创新价值:

一是充分体现仲裁制度在化解种业纠纷中的优势。仲裁是国际通行的争议解决方式,具有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灵活高效、专家裁决、不公开审理、域外可执行等优势特征。为更加充分地体现仲裁上述优势特点,《种业仲裁规则》针对性的做了许多原创性设计,如为了突出仲裁制度“专家裁决”的优势,对仲裁庭组成、专家辅助人和专家证人等作了特别规定,在三人仲裁庭中,至少由一名种业专业仲裁员担任;为了突出仲裁制度“高效快捷”的优势,在仲裁程序的前后两个环节加强时间管理,规定仲裁庭应当填写《程序管理时间表》《审理期限情况报告》,同时规定线上审理与电子送达方式,多措并举提高种业纠纷办案效率。

二是突出种业知识产权纠纷特性。《种业仲裁规则》在条文制定上突出种业知识产权纠纷的特性。种业争议的范围不局限于植物新品种有关的争议,还涵盖畜禽、水产、食用菌等动物、微生物新品种,植物新品种的实质性派生品种,育种材料,种质资源数据等有关的争议,以及种业涉及的发明、地理标志、商业秘密等十大类知识产权相关争议。

三是加强种业争议仲裁程序的创新。在程序设置上,降低了简易程序与普通程序的划分的争议额标准,尽可能多的促使种业争议案件由法律专家和种业专家共同组成三人仲裁庭审理。创新设置《案情复杂程度描述表》作为当事人程序类型选择适用的参考,以及仲裁庭掌握案情、启动调解的参考。对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满足速裁程序适用条件的,当事人还可选择适用速裁程序。借鉴国际仲裁通行做法,赋予仲裁庭作出不依靠法院强制执行的临时措施权力,等等。

四是突出种业证据的类型及适用规则。为突出种业知识产权证据的特点,《种业仲裁规则》对科学技术背景资料、实验、勘验等特别的证据类型,仲裁庭督促举证等证据提交规则,品种同一性、亲缘性等认证规则作了特别规定,独立成章,旨在更好地引导当事人充分举证质证,仲裁庭有效运用证据规则查明案件事实,作出公正裁决,提高仲裁公信力。

五是完善种业争议多元化解机制。为进一步加强与调解机构、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合作,积极融入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种业仲裁规则》规定了种业纠纷调解协议的仲裁确认程序、调解程序、与行政裁决的衔接程序,为种业争议拓宽纠纷解决渠道。

王雪林理事长与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家保、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理事会主席崔野韩、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张孟玉、农业农村部法律服务中心主任杨东霞、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闫国琦、安徽荃银高科副董事长张琴、一知农业咨询总经理阙旭强、北京先禾智农总经理张子非、海南国际仲裁院三亚分院院长谢盛辉共同启动种业仲裁规则发布仪式,与会嘉宾将手掌与大屏幕虚拟掌印对齐,寓意“携手共筑种业法治屏障”。

王雪林理事长在种业仲裁员遴选动员讲话中指出,种业仲裁员的遴选,不仅是海南国际仲裁院专业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服务国家种业振兴战略、优化自贸港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具体实践,有利于提升我国种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他详细介绍了仲裁员遴选条件,欢迎符合遴选条件的种业专家报名加入种业仲裁员队伍,为解决种业纠纷贡献智慧和力量,并在现场展示报名二维码与官网通道,引发参会专家积极响应。



分论坛:战略签约与对话


3月21日上午,在“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创新分论坛”现场,海南国际仲裁院三亚分院院长谢盛辉代表海南国际仲裁院与中国种子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蒋协新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就专家人才共享、法律咨询培训、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达成合作,强化种业全链条法治保障。

在随后的“对话: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环节,海南国际仲裁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华君介绍了海南国际仲裁院改制成果及仲裁在多元化解纠纷机制中所起的积极作用。他说,海南国际仲裁院2022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纳入“一站式”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2023年,蝉联仲裁公信力“全国十佳机构”和“涉外服务十佳机构”荣誉称号,取得的发展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种业仲裁规则》的发布标志着海南自贸港法治化营商环境再升级,将为种业企业提供“公正、高效、可执行”的争议解决方案,助力我国种业在全球竞争中掌握规则话语权。


专题研讨推介会:深度解读规则,共商落地路径


3月21日下午,作为“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的重要配套活动,海南国际仲裁院种业仲裁创新发展研讨推介会”在海南国际仲裁院三亚院分院召开,旨在深入探讨种业争议的风险防控与裁判思路,全面解读《种业仲裁规则》的创新价值与实践路径。王雪林理事长、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家保出席并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最高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专家智库首批专家李菊丹,北京先禾智农知识产权有限公司总经理、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复审委员会委员张子非作为特邀专家先后作主题演讲。 

王雪林理事长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海南国际仲裁院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此次发布的《种业仲裁规则》,不仅是我国首部种业专业化仲裁规则,更是海南自贸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制度创新。他分享了《种业仲裁规则》具有的充分体现仲裁制度在化解种业纠纷中的优势、突出种业知识产权纠纷特性、加强种业争议仲裁程序等方面的创新与亮点,倡议与会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种业企业、知识产权协会、法律同仁等多方主体共建专业化和涉外人才队伍、共推国际化协作、共促法治化营商环境。

王家保副厅长在致辞中介绍了国家粮食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的战略布暑及海南种子研究、转化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他指出,在海南推动“向种图强”的进程中,海南农业农村厅肩负粮食安全的重任,随着种子业态的的不断发展,多元化解纠纷机制愈加显得重要,仲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海南国际仲裁院出台的《种业仲裁规则》,是我国第一部为保护种业知识产权和解决种业争议而量身打造的专业化仲裁规则,高度契合种业争议的实际需求,具有重要时代意义。他表示,海南省农业农村厅将继续倡导和支持种业协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单位,在合同示范文本中将仲裁列为争议解决方式,鼓励国资、民营、科技创新企业、涉外商事主体优先选择仲裁方式解决纠纷。

李菊丹研究员以“从典型案例看种业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特点、仲裁思路与风险防控”作了主旨演讲。她结合“彩甜糯6号”亲子鉴定案、“YA8201”租证侵权案等典型案例,指出种业侵权纠纷核心在于育种成果与植物材料不可分割、依赖分子与田间双重鉴定、且需衔接品种审定等管理制度。她强调,清晰样本来源、完善育种记录存证是确权关键,并呼吁企业善用《种业仲裁规则》“技术+法律”双轨机制,高效化解纠纷的同时推动后续合作,构建商业秘密、品种权等多元保护体系,为种业创新筑牢法治屏障。

张子非总经理以“种业知识产权许可、转让、质押、融资中的纠纷预防与仲裁化解”作主题发言。他聚焦种业知识产权许可、转让等环节的纠纷及特色案例,分享了“合同条款模糊”“举证困难”是引发诸多种业知识产权实施许可纠纷的核心症结等问题,建议以“交易框架精准设计”“权属尽调前置”筑牢风险防线,并强调《种业仲裁规则》高效快捷的优势,呼吁企业将仲裁条款嵌入合作协议,以法治化路径破解技术泄露、权属争议等难题,护航种业创新与跨国合作。

海南国际仲裁院综合部副主任张斌斌详细解读了《种业种业规则》制定背景、主要内容和亮点。《种业仲裁规则》立足种业纠纷特性,构建专业化、高效化争议解决机制。规则突出仲裁优势,明确三人庭中至少一名种业专家参与,通过《程序管理时间表》和线上审理提速办案;覆盖范围扩展至动植物新品种、实质性派生品种及商业秘密等全链条争议。程序创新上,降低简易程序争议额门槛,引入速裁程序及不依靠法院强制执行的临时措施;种业证据及事实认定独立成章,细化证据规则,强化基因检测、田间观测等技术认证。同时,规则衔接调解与行政裁决,拓宽纠纷化解渠道,形成“仲裁+调解+行政”协同模式,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全周期法治保障。

研讨交流环节,与谈嘉宾分别代表律师、法官、仲裁员、种业科研单位、种业企业五个领域作了发言,从十个角度剖析了种业仲裁规则的创新与特色。其中,海南律师协会三亚工作站副站长、海南创科律师事务所主任陈绵育从规则加强程序选择指引、新增速裁程序角度,海南自由贸易港知识产权法院审判第一庭四级高级法官罗静怡从规则新增线上审理和线上送达、加强时间管理保障办案效率角度,海南省律师协会乡村振兴专业委员会主任、海南天泽律师事务所主任胡宗丽从规则充分体现专家断案和发挥专家作用、新增种业知产纠纷中常用的临时措施类型角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院务委员、研究员黄启星从规则对保密性提出更高要求、突出种业证据的类型及适用规则角度,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志伟从规则拓宽种业受案范围与突出种业知识产权特性、完善仲裁争议非诉纠纷机制角度分别作了生动发言,现场气氛活跃,收获满满。

最后,海南国际仲裁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陈华君总结发言,他简要回顾主旨演讲、解读、与谈环节内容,进一步阐述《种业仲裁规则》在专家裁决、保密性强、速裁程序三个方面具有的特色和优势,希望海南国际仲裁院与各位种业专家携手共进,为海南仲裁添砖加瓦。

海南省、三亚市政府相关部门及有关法院代表,《种业仲裁规则》征求意见专家研讨会人员代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及有关单位代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种业CRO服务企业代表,调解、公证、律所、协会等有关单位代表,以及三亚地区仲裁员代表70余人参加了专题研讨推介会。海南国际仲裁院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副主任刘娟主持会议。

    会议期间,中央电视广播总台对王雪林理事长进行了专题采访,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邀请,三亚广播电视台对海南省知识产权协会副秘书长王富有,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院务委员、研究员黄启星,隆平生物技术(海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贾志伟三位专家作了采访。

《种业仲裁规则》的发布,标志着海南种业法治化进程迈出里程碑一步,其“专业化、国际化、高效化”特色,不仅为建设南繁硅谷和国际商事仲裁中心的国家战略注入法治活力,还将为我国种业仲裁创新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未来,海南国际仲裁院将持续完善“仲裁+调解”、“技术+法律”多元服务体系,打造亚太种业争议解决优选地、全球种业争议解决新高地,为守护“中国粮仓”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贡献中国仲裁力量,谱写种业仲裁新华章。